鄙人是自學者,以往沒有參加過日文考試的經驗,此次是第一次報考。
雖然這個部落格一開始只是想要放一些翻譯,但因為此次有幸通過考試,因此想把經驗寫下來跟各位分享一下。
雖然這個部落格一開始只是想要放一些翻譯,但因為此次有幸通過考試,因此想把經驗寫下來跟各位分享一下。
鄙人本身極度厭惡讀書,是在學校聽課都在打瞌睡而且只要坐在書桌前面超過30分鐘就會開始口吐白沫的那種人。也因此,鄙人高中成績非常差,撇開加分入學和沒來考試的學生,校排名倒數的位置幾乎都是由鄙人包辦,但像鄙人這樣在學校被放棄的學生竟然也靠著自學在一年之內通過N1!相信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您一定也可以辦到。
不過鄙人當初是以「有通過考試就好」的心態來準備,因此以下方法對於想考高分的人可能會不適用。
不過鄙人當初是以「有通過考試就好」的心態來準備,因此以下方法對於想考高分的人可能會不適用。
鄙人的學習背景
鄙人從小就喜歡看動漫畫、玩遊戲,所以已經接觸ACG這領域很多年了,平常也有在逛ニコニコ動
画的習慣。高一的暑假,鄙人每天都泡在ニコニコ動画上,不知不覺就把50音背起來了,之後定期會玩一些日文遊戲或上2ch、知惠袋、okwave看看文章,如此一般過了1~2年也把N5~N3大部分的句型都背起來了。
可是,鄙人看不懂時態,而且也分不出來丁寧跟常體、自他動詞的差別,當然也不會詞類活用、還原辭書形。鄙人當時沒有要考檢定,所以覺得這種程度拿來自娛已經足夠,因此便停在這種程度很多年都沒有進步。一直到了去年四月,鄙人才決定要接受考試,於是便在網路上惡補了動詞變化規則,之後還去圖書館借了林錦川老師寫的文法書,弄懂各種詞類該如何變化。從這時開始,鄙人才真正算是勉強有N3的實力。
但光是這樣,離N1程度還是很遙遠。於是鄙人開始思考,該如何在短時間內提升自己的能力。
在嘗試網路上各種方法、看了各種參考書之後,鄙人瞭解到一件事情。對鄙人而言,當務之急是得解決讀書超過30分鐘就會開始中邪這件事情,而不是埋頭猛幹。於是鄙人之後先放下參考書,轉而開始閱讀關於提升學習效率的書籍和相關文章。
讀書效率
經過幾天的努力,鄙人得到幾個關鍵字:
01.應少量多餐,多休息,保持心情愉快
02.記憶曲線
03.檢討自己的弱項、多發問
04.不要一股腦死背
05.挑一本好的參考書
06.搭配心智圖,不要浪費過多的時間在整理筆記上
07.建立習慣
02.記憶曲線
03.檢討自己的弱項、多發問
04.不要一股腦死背
05.挑一本好的參考書
06.搭配心智圖,不要浪費過多的時間在整理筆記上
07.建立習慣
01.應少量多餐,多休息,保持心情愉快
鄙人在這個日本網站上瞭解到很多關於讀書的事情:効率的な勉強方法
裡面提到人只要讀書讀超過一個時間,大腦就會開始感到痛苦,因而開始厭惡讀書這件事情,因此適當地休息是相當重要的。至於讀多久休息會比較好,這點是因人而異,依照上述網站的說法,大腦的極限似乎平均是落在90分鐘。
以鄙人來講,鄙人因為從前沒有讀書習慣,因此很容易疲勞,大概經過25~30分鐘就會開始分心,此時鄙人就會選擇休息10~15分鐘,站起來動一動或喝喝水、聽聽音樂、稍微上個網甚麼的。鄙人每天讀書的時間大約控制在30~90分鐘左右,因此會休息2~3次,也就是30~45分鐘左右。要注意的是,一樣是休息30分鐘,請間隔30分鐘就休息15分鐘,別讀了1小時才休息30分鐘,雖然整體時間並沒有改變,但效果卻是完全不一樣的。有時特別累,鄙人便會選擇快速瀏覽,早早睡覺休息,隔日再多讀一些。因為在精神不濟的情況下讀書,不僅痛苦,而且吸收率還很差。
至於該如何保持心情愉快,鄙人會選擇在讀書時放一些令人輕鬆的音樂(不推薦有人聲或太HIGH的音樂,會分心),或者是選擇一些順手的文具。別小看文具,花一點錢就能在精神上得到滿足、延長持續力,是很值得的投資。除了筆類之外,鄙人很推薦「立書架」,原本鄙人抄寫參考書資料時頭都會低很低,寫久了肩膀會痠,自然很快便覺得疲勞不想讀書,但自從用了「立書架」之後,這個問題就獲得改善,狀況佳時甚至一次讀超過60分鐘都不覺得累。
裡面提到人只要讀書讀超過一個時間,大腦就會開始感到痛苦,因而開始厭惡讀書這件事情,因此適當地休息是相當重要的。至於讀多久休息會比較好,這點是因人而異,依照上述網站的說法,大腦的極限似乎平均是落在90分鐘。
以鄙人來講,鄙人因為從前沒有讀書習慣,因此很容易疲勞,大概經過25~30分鐘就會開始分心,此時鄙人就會選擇休息10~15分鐘,站起來動一動或喝喝水、聽聽音樂、稍微上個網甚麼的。鄙人每天讀書的時間大約控制在30~90分鐘左右,因此會休息2~3次,也就是30~45分鐘左右。要注意的是,一樣是休息30分鐘,請間隔30分鐘就休息15分鐘,別讀了1小時才休息30分鐘,雖然整體時間並沒有改變,但效果卻是完全不一樣的。有時特別累,鄙人便會選擇快速瀏覽,早早睡覺休息,隔日再多讀一些。因為在精神不濟的情況下讀書,不僅痛苦,而且吸收率還很差。
至於該如何保持心情愉快,鄙人會選擇在讀書時放一些令人輕鬆的音樂(不推薦有人聲或太HIGH的音樂,會分心),或者是選擇一些順手的文具。別小看文具,花一點錢就能在精神上得到滿足、延長持續力,是很值得的投資。除了筆類之外,鄙人很推薦「立書架」,原本鄙人抄寫參考書資料時頭都會低很低,寫久了肩膀會痠,自然很快便覺得疲勞不想讀書,但自從用了「立書架」之後,這個問題就獲得改善,狀況佳時甚至一次讀超過60分鐘都不覺得累。
02.記憶曲線
何謂記憶曲線?請參照wiki
如果您跟鄙人一樣,看完wiki還是不知道記憶曲線是甚麼也沒關係,我們只需要明白:「重點就是要計畫性地定期複習」。因為人只要過了一天,便會將昨天新吸收的東西遺忘約7成,因此每日複習是相當重要的。
如第1項所講,其實鄙人每天花在讀書的時間很少,但鄙人一定會先複習昨天寫過的題目再開始寫新進度。鄙人會維持這樣的模式直到整本題庫的正確率達到9成以上。沒必要到正確率100%,那反而是一件非效率的事情。
鄙人寫題目時會做記號加以分類,一種是「有點懂,但不是很確定」,另一種是「完全不懂」。俗話說「忘掉7次單字才是你的」,文法也是如此,前面幾次寫錯是很正常的,不需要氣餒。打上「有點懂,但不是很確定」記號的題目,通常是已經見過幾次,只需再練習幾次就可以記住,而「完全不懂」的題目則通常是從前沒有見過的文法,因此孰悉度不夠,需要頻繁練習。鄙人每隔一陣子就會按照熟練程度不同,定期地將這些題目拿出來複習。
覺得特別難記憶或者是容易弄混的東西,鄙人會特別抄下來貼在電腦桌旁的牆上,只要用電腦用累了便抬頭看一下,時間久了自然就背起來了。
其實更理想的複習頻率是早上學過的東西,到了晚上便拿起來複習一次,隔天再複習第二次,隔一週再複習第三次,少量多餐。而且早上剛起床時讀書的效率聽說也是最高的。但因為鄙人懶惰,所以沒辦法複習這麼頻繁,而且每天都會拖到快睡覺才拿書起來看……
如果您跟鄙人一樣,看完wiki還是不知道記憶曲線是甚麼也沒關係,我們只需要明白:「重點就是要計畫性地定期複習」。因為人只要過了一天,便會將昨天新吸收的東西遺忘約7成,因此每日複習是相當重要的。
如第1項所講,其實鄙人每天花在讀書的時間很少,但鄙人一定會先複習昨天寫過的題目再開始寫新進度。鄙人會維持這樣的模式直到整本題庫的正確率達到9成以上。沒必要到正確率100%,那反而是一件非效率的事情。
鄙人寫題目時會做記號加以分類,一種是「有點懂,但不是很確定」,另一種是「完全不懂」。俗話說「忘掉7次單字才是你的」,文法也是如此,前面幾次寫錯是很正常的,不需要氣餒。打上「有點懂,但不是很確定」記號的題目,通常是已經見過幾次,只需再練習幾次就可以記住,而「完全不懂」的題目則通常是從前沒有見過的文法,因此孰悉度不夠,需要頻繁練習。鄙人每隔一陣子就會按照熟練程度不同,定期地將這些題目拿出來複習。
覺得特別難記憶或者是容易弄混的東西,鄙人會特別抄下來貼在電腦桌旁的牆上,只要用電腦用累了便抬頭看一下,時間久了自然就背起來了。
其實更理想的複習頻率是早上學過的東西,到了晚上便拿起來複習一次,隔天再複習第二次,隔一週再複習第三次,少量多餐。而且早上剛起床時讀書的效率聽說也是最高的。但因為鄙人懶惰,所以沒辦法複習這麼頻繁,而且每天都會拖到快睡覺才拿書起來看……
03.檢討自己的弱項、多發問
鄙人基本上每天都會寫學習日誌,內容包括今天的進度如何、教材使用感想、寫錯了幾題、對哪一類的題目比較不拿手、該如何改進自己的弱點、特定類型的題目該如何解題、今天讀書心情如何等等。
寫日誌除了有督促自己不要中斷讀書的作用外,還可以幫助自己釐清弱點,並且還能瞭解到自己是否有進步。瞭解自己的讀書進展是很重要的,光是看到自己一點一滴地在進步,便會覺得有動力繼續讀下去;反之,若是發現持續一段時間都沒進步,也能趁早調整自己的讀書方式,不要再繼續使用不適合自己的方法浪費時間。另外,鄙人還聽說,若自己有想做甚麼事情,那得把它化成言語表達出來才行,否則很容易停留在天馬行空的階段。因此鄙人有時也會在讀書日誌上寫下短期目標,例如「明天要讀完一章小說」「明天要查之前抄下來的單字」「明天要複習上個月讀過的地方」等等的。
檢討完自己不懂的地方之後,以鄙人來講,通常都是先上網查資料,如果真的查不到或看不懂,就會拿到網路上詢問。有的時候其實題目本身並不難,只是自己的腦袋打結,只要經過別的前輩提醒便豁然開朗,所以遇到不懂的題目,請不要跟它搏鬥太久,真的不懂就拿出來問問吧!不然很浪費時間又容易對自己失去自信,甚至還有可能理解錯誤,影響到日後學習。並且,鄙人在訂正時會寫上註解,例如「A文法只能使用於描述正面的句子,B文法剛好相反,所以這題必須使用A文法」「A後面只能接動詞」等等,而非單純地將題目跟答案抄一次。否則很容易流於死背題庫,下次題目換幾個字便不認得又寫錯。
寫日誌除了有督促自己不要中斷讀書的作用外,還可以幫助自己釐清弱點,並且還能瞭解到自己是否有進步。瞭解自己的讀書進展是很重要的,光是看到自己一點一滴地在進步,便會覺得有動力繼續讀下去;反之,若是發現持續一段時間都沒進步,也能趁早調整自己的讀書方式,不要再繼續使用不適合自己的方法浪費時間。另外,鄙人還聽說,若自己有想做甚麼事情,那得把它化成言語表達出來才行,否則很容易停留在天馬行空的階段。因此鄙人有時也會在讀書日誌上寫下短期目標,例如「明天要讀完一章小說」「明天要查之前抄下來的單字」「明天要複習上個月讀過的地方」等等的。
檢討完自己不懂的地方之後,以鄙人來講,通常都是先上網查資料,如果真的查不到或看不懂,就會拿到網路上詢問。有的時候其實題目本身並不難,只是自己的腦袋打結,只要經過別的前輩提醒便豁然開朗,所以遇到不懂的題目,請不要跟它搏鬥太久,真的不懂就拿出來問問吧!不然很浪費時間又容易對自己失去自信,甚至還有可能理解錯誤,影響到日後學習。並且,鄙人在訂正時會寫上註解,例如「A文法只能使用於描述正面的句子,B文法剛好相反,所以這題必須使用A文法」「A後面只能接動詞」等等,而非單純地將題目跟答案抄一次。否則很容易流於死背題庫,下次題目換幾個字便不認得又寫錯。
04.不要一股腦死背
這也是在上述的日文網站上看到的方法。
假設今天需要背四個單字,分別是:「勉強、大嫌い、辛い、頑張る」,以往鄙人碰到這種情況,都是「勉強勉強勉強勉強勉強勉強……」先連續寫個10次再說,接著再換寫「大嫌い大嫌い大嫌い大嫌い大嫌い……」,但其實鄙人大概寫到第三次腦袋就開始放空、雙眼也呈現死魚眼狀態,剩下七次都是寫辛酸的。
比較好的做法其實是:「勉強→大嫌い→辛い→頑張る→勉強→大嫌い……」這樣幾個單字輪流交替寫,如此一來大腦比較不會覺得無聊,可以大大減低放空的機率。時間要花在有效率的事情上,並不是花一堆時間一股腦死背就好,這樣不僅效果不好,還會對自己失去信心,覺得「怎麼花這麼多時間讀書,卻沒有等到相對應的成績?」,這樣下一次便很容易想「既然有努力跟沒努力的成績都差不多,那幹麻要努力」,之後開始厭惡讀書,這樣子便變成一個惡性循環。
假設今天需要背四個單字,分別是:「勉強、大嫌い、辛い、頑張る」,以往鄙人碰到這種情況,都是「勉強勉強勉強勉強勉強勉強……」先連續寫個10次再說,接著再換寫「大嫌い大嫌い大嫌い大嫌い大嫌い……」,但其實鄙人大概寫到第三次腦袋就開始放空、雙眼也呈現死魚眼狀態,剩下七次都是寫辛酸的。
比較好的做法其實是:「勉強→大嫌い→辛い→頑張る→勉強→大嫌い……」這樣幾個單字輪流交替寫,如此一來大腦比較不會覺得無聊,可以大大減低放空的機率。時間要花在有效率的事情上,並不是花一堆時間一股腦死背就好,這樣不僅效果不好,還會對自己失去信心,覺得「怎麼花這麼多時間讀書,卻沒有等到相對應的成績?」,這樣下一次便很容易想「既然有努力跟沒努力的成績都差不多,那幹麻要努力」,之後開始厭惡讀書,這樣子便變成一個惡性循環。
05.挑一本好的參考書
鄙人每個月都會去圖書館借許多題庫或單字書、文法書回家翻閱,但發現台灣市面上編得好的參考書並不多。以閱讀測驗來講,台灣出題者的邏輯怪異,題目敘述也偏頗,其實寫多了不但沒有幫助,還會影響正式考試。而有的題庫解說雞肋就算了,甚至解答跟題目都是錯的,完全不值得信賴。
一本好的題庫可以提升的效率是非常大的,因此多花一點時間挑一本適合自己的參考書是很重要的。聽說日本出版社出的題庫會比較好,但因為圖書館借不到,再加上價格昂貴,所以鄙人沒有試過,無法發表感想。
第4頁鄙人會分享一點參考書的使用感想。
一本好的題庫可以提升的效率是非常大的,因此多花一點時間挑一本適合自己的參考書是很重要的。聽說日本出版社出的題庫會比較好,但因為圖書館借不到,再加上價格昂貴,所以鄙人沒有試過,無法發表感想。
第4頁鄙人會分享一點參考書的使用感想。
06.搭配心智圖,不要浪費過多的時間在整理筆記上
花太多時間整理筆記,這算是很多不擅長讀書的人的通病。鄙人一開始也有寫筆記,但其實寫完筆記以後,到目前為止也沒有拿起來再翻閱過第二次……老實說,整理筆記真的是樂趣比較多,因為大部分的參考書都比自己整理老半天來得有條理以及詳細。
反觀心智圖,鄙人覺得這種讀書方式實在是太神奇了!鄙人原本還在想說「只不過是畫一張表格而已,真的有那麼厲害嗎~~~?根本是噱頭而已吧!」,可是事實證明鄙人錯了。日文的動詞活用原本一直很困擾鄙人,但鄙人試著畫了一次心智圖後竟然就全部都背起來了。之後敬語的尊敬、謙讓規則也是靠著畫心智圖在一個晚上背完的。在總複習的時候利用心智圖也比讀筆記有用多了。如果有時間的話,就把心智圖再畫一次;若沒有時間,直接把畫過的心智圖快速瀏覽一遍也很有效。畫心智圖本身就是一種邏輯訓練,跟機械性地整理筆記是完全不同的。
關於心智圖的詳情,誠心建議各位去看看《讀書別靠意志力──風靡德國的邏輯K書法》這本書,裡面也有談到記憶曲線。
或者是上google搜尋「心智圖」,會有很多相關資料的。
鄙人是用一款叫XMind的軟體來繪製的,有免費試用版本,各位不妨試試看。
反觀心智圖,鄙人覺得這種讀書方式實在是太神奇了!鄙人原本還在想說「只不過是畫一張表格而已,真的有那麼厲害嗎~~~?根本是噱頭而已吧!」,可是事實證明鄙人錯了。日文的動詞活用原本一直很困擾鄙人,但鄙人試著畫了一次心智圖後竟然就全部都背起來了。之後敬語的尊敬、謙讓規則也是靠著畫心智圖在一個晚上背完的。在總複習的時候利用心智圖也比讀筆記有用多了。如果有時間的話,就把心智圖再畫一次;若沒有時間,直接把畫過的心智圖快速瀏覽一遍也很有效。畫心智圖本身就是一種邏輯訓練,跟機械性地整理筆記是完全不同的。
關於心智圖的詳情,誠心建議各位去看看《讀書別靠意志力──風靡德國的邏輯K書法》這本書,裡面也有談到記憶曲線。
或者是上google搜尋「心智圖」,會有很多相關資料的。
鄙人是用一款叫XMind的軟體來繪製的,有免費試用版本,各位不妨試試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